中风的7个预警征兆,能分辨中风的征兆,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中风,及时联系医疗救治。
万一出现了以下7个症状,可能是中风发作了,要重视、别耽误,立即去医院确认。
一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
口角向一侧歪斜;
说话不清楚,或理解语言有问题;
看东西旋转、走路不稳;
阵发性的头痛和头晕,并越来越剧烈;
间断出现瘫痪或口不能言;
昏睡,不能唤醒,或呼之不应。
除此之外,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剧烈呕吐、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情况。
争取时间,越早去医院检查,越早确诊并治疗,效果越好。
避开这4个误区
中风时常被人提起,但不少人对这类疾病的认知依然有误区。
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做到正确应对。
误区1
治疗比康复更重要?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中风更是这样。
很多中风患者,包括患者家属,只注重于急性期的治疗,却忽视了后期的康复。诚然,及时妥善的急性期治疗很重要,但康复期同样需要重视。
脑血管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系统的,绝不仅限于单一的医院治疗。
病人出院后的康复阶段,要建立起长期服药的意识,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降压、降糖、稳定斑块、调脂、抗凝等,积极进行理疗和身体机能的恢复,还要记得定期复查。
患者和家人都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心理准备。
误区2
血压要降得快一点、低一点?
高血压会增加中风风险。但长期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大脑已经适应了偏高的血压水平,若血压降低太快,反而可能导致脑缺血、脑梗死。
所以,降血压要缓慢平稳。
遵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把血压控制平稳。
误区3
保健品能帮助预防中风?
保健品不是药物,不具治疗作用,任何宣称能「治疗」××疾病的保健品,都是骗人的。
保健品对预防中风的效果并不确切。
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合理运动,均衡营养,低盐低脂饮食,戒烟忌酒,对预防中风更重要。
误区4
只要运动,就能预防中风?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合理的运动,但不恰当的运动也会增加中风风险。
比如,晨练时突发半身不遂的,不算少见。
因为一天中,血压是会有波动的,早起后血压有一个上升期,所以,中老年朋友要注意清晨血压状况,且运动量要适宜,不要过于剧烈,循序渐进。
应对中风的3个原则
最后,说一下应对中风的3个基本原则。
原则1
防患于未然
健康者要戒烟,避免过量饮酒,健康饮食。
积极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脂血症等。
了解中风,避免误区,重视预防。
原则2
小心「死灰复燃」
如果曾经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梗死患者,应提高紧惕,听从医生建议,规范、积极地处理,避免第二次发作。
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复发。但也要擦亮眼睛,不要相信所谓「吃××除血栓」「输液通血管」的说法。
原则3
一旦发作,尽早治疗
脑血管病发作,应建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