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全球地质地貌最丰富的的云南深山秘境里,
孕育着一种最美味的食材——牛肝菌。
一年一度的试毒大会在这里举行,
从山林到餐桌,
无与伦比的美味让彻底侵噬每个人的味蕾,
在这个试毒狂欢季,
带你们一起感受野生菌的采摘烹饪之旅。


六月雨季开始,一直持续到十月初,
是采摘野生菌的最佳时期。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让云南拥有着种类最为繁多的野生菌,
可食用占比世界一半以上,
在众多野生菌中,
牛肝菌破损会产生颜色变化,
这是它含有毒性的标志,
即便如此,它的美味也让人无法抗拒。


清晨,
天儿微微亮,
迎着晨光,踏着晨露,
采菌的人整装待发,
赶在第一个上山显得至关重要,
这决定当天能否收获更多新鲜的菌子。


松树下的草丛里是牛肝菌最集中的地方,
一个优秀的采菌人能做到环视一遍四周就能推算出周围长什么菌,
哪儿能捡到牛肝菌,
有些菌类会成堆的长在一起,
这就是山里人俗称的菌窝。

一把顺手的镰刀是采菌人必不可少的采菌利器,
翻开草丛,
一朵新鲜的黑牛肝让采菌人变得兴奋起来,
要知道,这菌子往往都是一窝一窝的长。
果不其然,翻开周围的草丛,又找到两朵。
菌子异常娇嫩,
背篓里垫上松针,
保护它不受破损的同时也能有效的保鲜。




正午,
烈日当空,满载收获而归,
“朝菌午食”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牛肝菌的鲜嫩。


新鲜的菌子清洗干净,
切的薄而匀,大量的油加热,
下菌子翻炒五分钟左右,
放进青辣椒段,花椒,大蒜,
牛肝菌虽然鲜香,
但伴有致幻的毒素,高温是解毒的关键。
二十分钟的持续小火慢炒足以让菌子彻底熟透,
新鲜的牛肝菌口感爽脆,并伴有奇鲜。




知识点:
1,珍馐固然美味,千万不可采食不了解的野生菌。
2,大蒜并不能解除牛肝菌中毒素,高温彻底加热熟透才是解毒的关键。
3,二次烹饪,先过一遍油或焯水,再持续猛火爆炒也能有效减少毒素。
4,但凡接触过新鲜菌子的炊具、餐具单独清洗干净。
5,菌子虽好,可不要贪食。若食用后出现头晕,恶心,幻视,幻听,上吐下泻的情况请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