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民间或武侠小说中有“解药”的说法,医学上也的确存在“解药”,一般指可以对抗(拮抗)某种化学成分不良作用,或者加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分解或排出的药物。
那么,解酒药怎样才可能解酒呢?
根据现代生物医学理论,针对醉酒可能的“解药”可以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途径发挥作用。
特异性解酒药
我们知道,醉酒主要是酒精抑制脑功能的结果。
具体来说,酒精对脑功能的急性抑制是通过改变脑内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和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之间的平衡实现的,最主要是增强GABA受体介导的抑制作用。
当体内酒精(以血液酒精浓度BAC衡量)达到一定剂量,不同脑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就表现出各种醉酒状态。
如果有一种东西能抢先占领酒精所要作用的靶点,或者具有比酒精更强的结合能力能把已经结合上的酒精给解离下来,那么这种物质就是最有效的特异性解酒药,医学上称为特异性拮抗剂。
又或者,一种拮抗剂虽然不够“强力”,但是也可以跟酒精“抢”夺作用靶点,从而部分拮抗酒精的作用,医学上称竞争性拮抗剂,也可以是有效的解酒药。
很遗憾,虽经无以数计的研究,迄今没有找到任何一种这类特异性解酒药。
代谢性解酒药
如上所述,醉酒依赖于酒精血液浓度(BAC)。
如果有一种东西能加速酒精从血液的消除,尽快降低BAC,同样可以发挥解酒作用。
消除血液酒精,降低BAC也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一个是促进以酒精以原形排出体外;
另一个是促进酒精的分解。
1. 促进酒精排泄的解酒药
酒精代谢研究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人类对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转化已经有了很透彻的理解。
喝酒后,除约20%酒精胃内吸收,其他主要在小肠迅速完全吸收进入血液。
因此,胃排空速度是决定酒精吸收的关键因素。
酒精是一种水溶性极高的小分子物质,进入体内后均匀分布到任何体液中,包括进入尿液、汗液、唾液等消化液、以及乳汁中。
同时,少量酒精也可以在肺内弥散进入肺泡,经过呼气呼出体外。
因此,进入体内的酒精可以通过以上途径以原型形式排出体外。但是,研究已知,这一部分量很小,总共在2~8%。
而且,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任何方法可以显著加快这种排泄可以起到解酒的作用。
很多人说多喝水多排尿可以解酒。但是,相对于人体42升的体液量来说,多喝几升水可以多排泄的酒精极其有限。问题是,几升水也不是那么容易喝的。
因此,目前来说,没有发现可以通过这一途径作用的解酒药。
2. 促进酒精分解的解酒药
酒精在体内主要在肝脏分解,可分为两个阶段,酒精分解为乙醛,再由乙醛分解为无毒的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除了东亚地区部分人因为基因变异,分解乙醛的乙醛脱氢酶活性低(就是沾酒就脸红的人)以外,通常乙醛分解速率远远高于酒精的分解,体内乙醛浓度很低。通常解酒不需要考虑促进乙醛分解的问题。当然,目前也没有发现促进乙醛分解的解酒药。
因此,酒精从体内消除的速度主要还是决定于酒精的分解。
主要有两种肝酶负责酒精在肝脏内的氧化代谢。
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酶,是位于肝细胞胞浆的I型乙醇脱氢酶(ADHI)。这种酶的特点是很容易饱和,BAC高于酒驾的BAC(20mg / 100mL)酶就被饱和,就会以恒定速度分解酒精。
ADH一个特点是,我行我素,没有任何东西能改变其活性。
因而,迄今没有发现任何物质可以增加ADHI的酒精分解活性。
第二种是被称为CYP2E1的、位于细胞微粒体的酶,这种酶主要在大量喝酒,BAC高于醉驾(80mg / 100mL)水平时才会发挥作用。
CYP2E1的特点是活性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长期大量喝酒就可以诱导这种酶的活性大幅度提高,加快大量喝酒时的酒精分解。
这也是酒量可以练出来的原因之一。
然而,我们不可能试图通过长期大量喝酒来解酒吧。
因此,总体上,目前没有发现针对性酒精代谢酶的解酒药。
3. 促进整体代谢率的“解酒药”
目前来说,提高整体代谢率是唯一可以均显著加速酒精分解的“有效解酒药”。
研究发现,进食,身体总的代谢率的升高都可以总体上加速酒精从体内的消除速度。
早先,有研究发现,进食大量果糖似乎可以明显增加酒精的分解,果糖似乎显示出一定解酒功效。
但是,后来更严谨的研究显示之前的结果是一种假象,果糖并没有明显解酒作用。
不过,研究发现,只要提高身体总的代谢率,酒精分解和消除都会有明显增加。
比如,喝酒前预先进食,就可以提高身体代谢率,增加肝脏血流量,加速酒精代谢和消除。
有的研究发现,尤其是进食高蛋白饮食,这种效果更佳明显。
一项研究显示,空腹喝酒时,体内酒精消除率保持在低水平。这时,静脉输注氨基酸注射液可以大幅度(50%)提高酒精消除速度。
另外,像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烧等高代谢状态也可以加快酒精从血液中消除的速度。
然而,除了喝酒前预先进食外,其他的这些“解酒药”似乎都缺乏正当性。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有效、实用的解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