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区只包括广东和广西吗?岭南文化又有什么特点
岭南地区只包括广东和广西吗?岭南文化又有什么特点

岭南地区只包括广东和广西吗?岭南文化又有什么特点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这句自带甜味的诗句想必大家都听过。而岭南人到底是哪里人?

早在旧石器时期,岭南大地上就出现了“马坝人”,开始了群居劳作,改造自然。岭南,指的是五岭之南(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广义上说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及曾经属于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

岭南文化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域,影响力辐射到港澳、东南亚和海外其他地区。也有学者将岭南文化称作是“三江并流”,广义上包括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神秘的百越之地、大量南迁的中原人民、以及依山靠海的地理位置,使得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南国大地上具有鲜明特质的岭南文化。

“岭南”地区的由来

商周时期的岭南之地主要居住着闽越族人,与中原的商周王朝以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只有着很少的经济文化往来,相较于中原文化还是带有很强的神秘色彩。中原对闽越之地的印象也停留在毒虫、巫术与荒蛮的印象中。

《秦时明月》中虞姬就来自百越之地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并在岭南设桂林、象郡、南海三个郡。秦被灭后,赵佗封闭了入岭道路,并依山傍险,“自立为王”。南越国时期,赵佗坚持“与越杂处”、“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安抚当地土著,又吸引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南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发展。

汉高祖时期,赵佗接受了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且中央王朝鼓励向边区移民,大批中原人到达岭南,岭南与中原的交流日益密切。

在此之后的历朝历代,由于北方战乱与国际经济中心南迁等多种原因,大量中原人口开始迁入岭南之地,较为庞大的如广府民系、客家民系、潮州民系等。

从流放之地到正式的岭南文化

事实上,从先秦到北宋一千多年间,岭南地区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是用来“迁徙、贬谪、流放”惩罚的地方。大家比较熟悉的如柳宗元《捕蛇者说》: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

译文: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吸着带毒的疫气,一个接一个死去,常死人互相压着。从前和我祖父同住在这里的,现在十户当中剩不下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只有不到四五户了。

可见当时岭南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艰苦恶劣。那个时候的岭南仅仅是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名称指代,文化的意义其实很弱。岭南文化也未能同其他中原文化一样大放异彩,在华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随着朝代经济发展与移民的影响,岭南文化开始逐渐形成。移民不仅包含了大量能工巧匠,还包括文人雅士,使得岭南地区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以书院为例,宋代广东就有26所书院,如禺山书院、番山书院、濂溪书院;到了明代,珠三角地区还诞生了陈献章、湛若水等儒学大家,开创了明代心学先河。岭南文化形成后在政治、哲学、学术、艺术、经济、工艺、和生活各方面全面发展,至晚清达到了高峰时期。

濂溪书院

而到了近代,西方的坚船利炮带来了工业文明和现代政治思潮,岭南地区靠海与对西方思想的接纳吸收,对西方列强的反抗和反封建运动,使得岭南文化则为中国政治、思想、文化革命和发展的先导。

岭南文化的组成

广义上的岭南文化包括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特别是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红河少数民族文化、桂林山水文化、北部湾海洋文化、海南黎族文化等。

如“广府文化”。广府文化指的是一种文化圈,大多数人将“广府人”定义为生活在岭南地区、使用粤语的汉民族的一个民系。有学者认为广义的“广府”系粤语覆盖区,狭义的“广府”则是指明清广州府辖境,即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主体的地理空间。

客家文化。根据资料统计,目前全球约有8000万客家人。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市,特别是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地。客家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擂茶、客家围屋、客家话等。

潮州文化。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古,潮州地区的先祖为夏周时期的闽族,后被列入百越族之中。与广府客家民系一样,潮州民系同样是在秦汉至两晋时期,大量中原移民南迁,不断融合发展而来。通过广泛吸收中原文化和沿海其它地方文化的精髓,与本地的先住民逐渐融合形成独特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潮汕文化。

山高皇帝远、靠海纳四方的岭南文化

岭南地处国家版图南疆一角,远离中原文化,历朝历代也远离国家行政中心。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岭南文化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较小,更多的是成为一个传播对象。

但山高皇帝远的自由的状态为岭南文化提供了自由生长的氛围,岭南地区在对中原文化习俗等吸收过程中有着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吸纳,并形成自己的个性与特色。另一方面,地缘环境的特殊性,且没有沿袭传统文化的压力和一些束缚,赋予了在生长发展中的岭南文化以新的生机,即接纳八面来风,吸收新文化激活自己,更容易养育新变的接受力和创造力。

正是由于上面这两个原因,岭南地区的文化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兼容并蓄;移民文化与海洋文化使得岭南地区人们对新文化、新思想的接受速度更快,对新的变革也能够接受,不会有太大的传统文化包袱。

其次是务实功效的文化特点。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岭南地区人们有着更加务实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建筑、饮食、经商等许多特点上。在改革开放中也是先人一步、经济上前。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