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湿度、风力、以及气压等对人舒适度的影响
温度、湿度、风力、以及气压等对人舒适度的影响

温度、湿度、风力、以及气压等对人舒适度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人体舒适与否的首推气象要素,可以认为是最直接的气象要素。为了保持肌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平衡,人体必须通过热辐射和汗液蒸发等方式与环境温度协调体温恒定。温度高时,人汗流浃背,排放热量;温度低时,则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抵御寒冷,防止热量散失。有资料显示,为了用最少的能量消耗把体温保持在36.5℃左右,需要使身体周围的温度保持在31.7℃上下,即当温度在31.7℃左右时,人体感觉舒适。

温度适中时,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并不显著。当温度较高或较低时,湿度波动对人体的热平衡就变得非常重要。湿度太大,汗液蒸发受到抑制,人体自然感觉不舒适,特别是高温高湿天气,令人闷热难当;湿度太小,汗液蒸发速度会加快,极易造成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同样使人感到不舒适。研究表明,当温度在18℃-20℃,相对湿度在50%-60%时,人体感觉最舒适。

风影响人体的热代谢。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促进人体热量的散失,使人体有凉爽或寒冷的感觉。无风时,即使温度在零下也不会有太冷的感觉,但当风速大时,即使温度不是很低,也让人感觉到寒冷。因此,冬天呼啸的偏北风让人感到寒冷“刺骨”,而在炎热的夏季,当风速较大时,即使温度比较高,却能感受到丝丝凉意。

中国气象局于2001年下发《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以蒲福风力等级将12级以上台风补充到17级。12级台风定为 32.4-36.9米/秒;13级为37.0-41.4米/秒;14级为41.5-46.1米/秒,15级为46.2-50.9米/秒,16级为51.0-56.0米/秒,17级为56.1-61.2米/秒。琼海30年前那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73米/秒,已超过17级的最高标准。称之为18级,也是国际航海界关于特大台风的普遍说法。

等级对照表编辑

风级名称风速(m/s)(km/h)陆地地面物象海面波浪浪高(m)最高(m)
0无风0.0-0.2<1静,烟直上平静0.00.0
1软风0.3-1.51-5烟示风向微波峰无飞沫0.10.1
2轻风1.6-3.36-11感觉有风小波峰未破碎0.20.3
3微风3.4-5.412-19旌旗展开小波峰顶破裂0.61.0
4和风5.5-7.920-28吹起尘土小浪白沫波峰1.01.5
5清风8.0-10.729-38小树摇摆中浪折沫峰群2.02.5
6强风10.8-13.839-49电线有声大浪白沫离峰3.04.0
7劲风(疾风)13.9-17.150-61步行困难破峰白沫成条4.05.5
8大风17.2-20.762-74折毁树枝浪长高有浪花5.57.5
9烈风20.8-24.475-88小损房屋浪峰倒卷7.010.0
10狂风24.5-28.489-102拔起树木海浪翻滚咆哮9.012.5
11暴风28.5-32.6103-117损毁重大波峰全呈飞沫11.516.0
12台风(一级飓风)32.7-36.9117-134摧毁极大海浪滔天14.0
13台风(一级飓风)37.0-41.4134-149
14强台风(二级飓风)41.5-46.1150-166
15强台风(三级飓风)46.2-50.9167-183
16超强台风(三级飓风)51.0-56.0184-201
17超强台风(四级飓风)56.1-61.2202-220
17级以上超强台风(四级飓风)≥61.3≥221
超级台风(五级飓风)≥250

注1:本表所列风速是指平地上离地10米处的风速值。

气压对人体的影响可归纳为生理影响和心理影响两个方面。生理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体内氧气的供给;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产生压抑感。例如,低气压下的阴雨和强降温天气以及夏季雷雨前的高温、高湿的闷热天气,常会使人抑郁不适、易激动或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心烦意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