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
气温指的是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测温在比较空旷的地方完成,温度表高于地面1.5米,而且放在百叶箱中,避免太阳直射,这样测得的温度才是气象学上所说的气温,即大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流动温度。
地表温度
地表温度是指地表面与空气交界处的温度,可用地面温度表进行测量。
测量时是将地面温度表水平放置在地表面,球部的一半埋在土中而另一半则暴露在空气中,故测得的温度并不能完全代表地表温度,而是地表温度与紧接地表的空气温度的平均值。
地表温度主要取决于入射太阳辐射的强度,并与土壤含水量、表面光泽和植被的疏密等有关。
体感温度
体感温度是指人对冷热的感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人体皮肤温度,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人们会因湿度、风速、太阳辐射(或日射)、下垫面、着装颜色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经验分析
实际生活中,在特别炎热的夏季,很多时候室外的温度特别是太阳直射的位置,温度要高于气象气温,停放在路边的汽车驾驶室内,实际温度超过气象气温3-5℃是很平常的事。
特别是烈日暴晒的马路更加可以高达70℃以上,甚至爆裂断开。
个人认为体感温度差异性太大,每个人的体质和耐受力都有很大差异,没有太大的实际参考意义,建议气象部门增加预报和报告太阳直射下的温度,同时强化紫外线数据的预报和报告,因为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确实很大,可以穿透人体,有点像鸡肉放到微波炉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