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的种类和危害
蚊子的种类和危害

蚊子的种类和危害

种类众多的蚊子,伊蚊称王

蚊子是双翅目长角亚目昆虫的统称,总共有接近3600个种类,但真正让人深恶痛绝的蚊子种类不超过十分之一,最主要就是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身披花衣,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吸血的伊蚊;第二类是专在夜晚吸血的按蚊;第三类是默默无闻库蚊。

其中最为庞大的一支就是伊蚊,在全球范围内总共有近1000种伊蚊,而我国的伊蚊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的数量是最多的,所以在我国花蚊子,毒蚊子也特指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是极具危害性的入侵物种之一,也成为了过去近三十年世界范围内扩散速度最快的百种生物之首。它们的毒性之强,动作之迅速,传播疾病种类之多,在蚊界中足可以称王。先看看它叮咬完人是什么效果吧。

白纹伊蚊叮咬后的脚踝

白纹伊蚊的危害性

白纹伊蚊是一种攻击性极强的蚊子,和其他蚊子不同的是,它们既可以在白天吸血也能在晚上吸血。在白天众目睽睽之下就敢飞到人身上吸血,这说明它们有多么肆无忌惮。不仅如此白纹伊蚊还是众多病毒疾病的主要传播源,可以传播近80种疾病,其中就包括登革热,西尼罗病毒病,罗斯河病毒病等。

很少人敢说没被白纹伊蚊叮咬过,普通的按蚊叮咬完,用指甲掐个十字花就能缓解不少,可是白纹伊蚊咬完的大包又痛,又热,又痒,又肿,轻则十数天才能逐渐消肿,重则就得去医院治疗,我小时候有一次被白纹伊蚊叮到脸,整个脸肿了两个礼拜,那种感觉实在不敢回忆。

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的分布和入侵

我国主要有两种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来自于哪里已经不可考了,只能了解到它们遍布在澳大利亚,非洲和美洲国家等炎热的地区。而白纹伊蚊要比埃及伊蚊拥有更强悍的适应能力,它们已经从东南亚地区入侵到全球七十多个国家,甚至在寒带和亚寒带都能看到白纹伊蚊的身影。

在我国白纹伊蚊已经遍布各个省份,几十年间蔓延至全国各个地区。那它们是怎么从东南亚地区传入我国的呢?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几十年前,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份额逐渐增加,从东南亚进口的木材及其他原材料携带了部分白纹伊蚊虫卵和虫蛹,所以白纹伊蚊开始在我国肆虐,大举入侵,成为最致命的“蚊害”。

白纹伊蚊及登革热病主要分布地区

白纹伊蚊的特别之处

白纹伊蚊与其他种类蚊子相比,它有许多特别之处。白纹伊蚊对紫外线非常敏感,科学家通过观察结果发现,当紫外线照射到白纹伊蚊,则会使它们表现得更加兴奋,它们随即便开始各种活动。例如,吸血觅食,产卵交配等。

从而发现,紫外线就相当于白纹伊蚊的兴奋催化剂。它们休息的时间也非常短,在夜晚的时候白纹伊蚊依然可以叮咬吸血,其中,白纹伊蚊主要的吸血对象包括各种哺乳动物和鸟类。

雄性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叮咬处

白纹伊蚊和大多数其他的蚊子一样,只有雌性蚊子才吸血,雌性蚊子会通过吸血补充自己的体力,然后产卵繁殖,而雄性蚊子主要靠吸食花蜜存活,随后和雌性蚊子交配,并完成繁衍的使命。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白纹伊蚊在日出前两个小时及日出后三个小时,达到吸血频率最高峰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它们吸血的频率也会增加,白纹伊蚊还有多次吸血的习惯。

白纹伊蚊吸血率

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是蚊子中的速度最快的,比一般的蚊子要敏捷得多,一般人很难用手打中它。并且因为它们敢在白天吸血,所以它们注入到人身体中的防血凝因子也是最多的,叮咬的大包也是最痛最痒的。并且它们的耐寒能力非常之强,冬天以幼虫及蛹的方式过冬。

它们多生活在居民区有水的容器内。如钢盆,水缸,废旧轮胎内壁处都可以进行产卵,其次它们翅膀震动频率可以达到700mhz,这种频率没到蜻蜓翅膀震动频率的一半,但能与蜻蜓一样悬停在空中。白纹伊蚊还会折线飞行,垂直飞行,倒退飞行,180度翻滚飞行等,飞行技术高超。

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头部结构

白纹伊蚊携带了众多疾病的病原体

白纹伊蚊是最主要登革热病毒宿主,同时,它们还携带着各种细菌和病毒,大约可以传播将近80多种左右的虫媒传染病。包括白纹伊蚊在内的所有种类的蚊子每年可以直接杀死将近七十万至八十万人,蚊子是名副其实的致命虫害。

它们是人类最主要的生物敌人,白纹伊蚊会将登革热病毒通过叮咬的方式传播给健康的人群,被叮咬后,就会出现发热,斑疹,并且伴有内出血和全身疼痛,这就是登革热病最典型的症状。

各种生物每年导致人类死亡数量

严重的登革热病的不良反应会直接造成死亡,在6年前,我国的广东省地区,就曾经发生过几万例登革热病集体爆发的情况,最主要的传染途径就是白纹伊蚊的叮咬。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广东,海南地区登革热的发病率高达百分之四十左右。同时白纹伊蚊还能传播包括黄热病、委内瑞拉马脑炎、西尼罗、罗斯河热、等近80种病毒性疾病,真可谓蚊虫猛于虎。

白纹伊蚊如何造成传染

登革热病症状

白纹伊蚊的防治

白纹伊蚊的危害十分大,所以近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研究工作。我国中山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研究中心专家带领的团队就研究出了,可以让蚊子感染几种沃尔巴克氏体菌株的菌体。

如果这几种菌体感染了白纹伊蚊,则可以使雌性白纹伊蚊绝育,从根源上灭绝白纹伊蚊。可见,我国在防治白纹伊蚊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白纹伊蚊

总结

可以说白纹伊蚊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蚊虫害”,它们是众多疾病的传染源之一,所以一定要将防蚊和驱蚊的工作进行到底。每年都有70万至80万的人因为蚊子传染的疾病而失去生命,所以一定要加快防治白纹伊蚊的脚步。

白纹伊蚊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