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不同年龄的雅称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雅称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雅称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雅称,原来可以这么美!
​1、“度”指的是:小儿初生之时。
​2、“汤饼之期”指的是:婴儿出生第三天。
​3、“赤子”指的是:刚初生的婴儿,婴儿刚生下来是赤色的。
​4、“牙牙”指的是:1岁‌婴儿,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5、“襁褓‌”指的是:未满周岁的婴儿。
​‌6、“孩提‌”指的是:二至三岁的幼儿。
​‌7、“垂髫‌”指的是:三四岁至七岁的女孩,或者是八岁的男孩。(髫,古代儿童头上自然下垂的短发)。
​8、“龆龀”指的是:七八岁的儿童。
​9、“幼学”指的是:十岁左右,指初入学的学童。
​‌10、“总角‌”指的是:八至十二岁的少年。
​11、“金钗之年”指的是: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12、“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十三至十四岁。
​13、“将笄之年”指的是:女子十四岁。
​‌14、“及笄‌之年”指的是:女子十五岁。
​15、“碧玉年华”指的是:女子十六岁。
​16、“舞勺之年”指的是: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17、“束发”指的是:男子十五岁。
​18、“舞象之年”指的是:男子十五至二十岁。
​‌19、“弱冠‌之年”指的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
​20、“桃李年华”指的是:女子二十岁。
​21、“花信年华”指的是:女子二十四岁。
​22、“摽梅之年”指的是:女子已出嫁的年龄。
​23、“半老徐娘”指的是:女子三十岁。
​‌24、“而立‌之年”指的是:三十岁。
​‌25、“不惑‌之年”指的是:四十岁。
​‌26、“知天命‌之年”指的是:五十岁。
​‌27、“花甲‌之年”指的是:六十岁。
​‌28、“古稀‌之年”指的是:七十岁。
​‌29、“耄耋‌之年”指的是:八十岁以上。
​30、“鲐背之年”指的是:九十岁。
​‌31、“期颐‌之年”指的是:一百岁。
​32、“双稀、双庆”指的是:一百四十岁。
​33、“还历寿”指的是:六十一岁的寿辰。
​34、“喜寿”指的是:七十七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35、“伞寿”指的是:八十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特代指80岁。
​36、“中寿”指的是:八十岁以上。
​37、“米寿”指的是:八十八岁。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合起来读作八十八。
​38、“白寿”指的是:九十九岁。因为“白”字是“百”字去“一”,即九十九。
​39、“上寿”指的是:一百岁,是对长寿的最高赞誉。
​40、“茶寿”指的是:一百零八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一百零八。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