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日常通联的规范用语及操作方法
几种日常通联的规范用语及操作方法

几种日常通联的规范用语及操作方法

以下简单介绍几种日常通联(U段400MHz/V段140MHz)的规范用语及操作方法。

  一、“守听”。打开机器后,无论在哪个频率,都要等待30-60秒,听听是否有其它朋友正在使用该频率。如果有朋友正在通联,应该等他们说完。确认暂时没有朋友使用频率,可以开始呼叫了。

  二、“呼叫”。正确的广泛呼叫用语:“CQ、CQ、CQ,这里是BG4***(此呼号至少两遍字母解释法)呼叫友台,并等待回应。”听到并回应的朋友回答:“BG4***,这里是BH4**抄收您的信号(可以加报信息报告),请讲。”这时,您就可以将所要说的事情讲出,注意语句一定要简短。例如:“您好BH4**,这里是BG4***,我想询问…….”通联过程中,不必每句都重复双方呼号,但至少在通联四、五句以上时重复一下,以便其它在频率上守听的朋友可以知道是谁在使用频率,也使通联对象清楚是在和谁讲话。通联结束后,应该礼貌的报出结束语:“BH4**,这里是BG4***,很高兴与您通联,73!再见。”至此,一段正确的通联结束。

  想在频率上呼叫某一位HAM(对方呼号是BG4AAA),在呼叫时不要呼叫“CQ”,应该直接呼叫对方呼号。例如:在确认频率暂无人使用时:“BG4AAA、BG4AAA、BG4AAA(至少两遍字母解释法),这里是BG4***呼叫,听到请答。”,对方抄收到您的信号,通联正式开始。

  三、“插入”。无线电通联时讲究优先权。通俗点说就是先来后到,举个例子,甲和乙通联的时候,丙要求呼收时需等甲、乙通联完毕后再呼叫,如果对甲、乙的话题感兴趣想插入必须在等甲或乙任一方的通联完毕后才能请求插入,并得到允许,否则强行插入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而我们双方通联的时候也应该留出两到三秒的间隙让其他人插入(已备应急),并在别人要求使用频率时主动礼貌让出,通联时避免长时间占用频率!正确的插入方法是:在双方谈话的间隙,最好是一件事情说完的时候呼叫:“插入、插入、插入,甲(呼号)、乙(呼号),这里是BG4***请求插入”。等待通联的任意一方提出:“BG4***,这里是甲(呼号)与乙(呼号)正在通联,请讲。”后,方可加入通联。最好首先感谢通联双方,然后再说出自己的事情。通联结束,还应该再次感谢通联双方,并讲话语权交还给他们。

  四、“信号报告”。 给通联对方一个信号报告,是通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也是通联中的礼貌。

  注解:

  “守听”--在频率上听其它朋友通联,并不发射说话。

  “抄收”--可以理解为收到、听到、明白了。

  “CQ”--广泛呼叫时、没有特定呼叫对象时的用语,一般要重复三遍。

  “73”--发音:“七十三”。通联结束语,意为:送去美好的祝福。

  “呼号”--每部电台合法的身份证号。例如:BG1XXX,其中“B”代表国籍,即中国。第二位字母原代表操作者级别,目前已经不再沿用。呼号级别目前分为“A、B、C”三级。数字代表地域,“1”为北京。后三位字母“XXX”是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随机发给会员的号码。所有六位加在一起,组成了正规的呼号。

发表回复